“5·17”世界电信日 安全为何仍是重要议题|世界最新
5月17日,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到来,据最新数据显示,当前全球固网宽带市场规模增长速度较快,据国际电信联盟(ITU)统计,2022年,全球固网宽带用户约13.99亿户,普及率为17.6%,分别较2005年增长11.79亿户和14.2个百分点。而中国以96%的普及率位居第13位。
(资料图)
安全问题备受关注
当电信业务如火如荼地发展时,安全问题一直是市场关心的重点,“野火烧不尽”的电信诈骗犯罪,也是困扰国内通信事业发展的难题。
据国家反诈中心最新数据,当前,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已成为发案最多、上升最快、涉及面最广、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犯罪类型,其中刷单返利、虚假投资理财、虚假网络贷款、冒充客服、冒充公检法5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%,成为最为突出的五大高发类案,这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,占发案总数的30%左右;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涉案金额最大,占全部涉案资金的30%左右。
电信诈骗层出不穷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手段不停花样翻新,犯罪分子一直在和监管方玩着猫鼠游戏。
近五年案例显示,新型电信诈骗体现出新的特征,一是受害者年轻化,“90后”占比60%以上,“80后”接近20%,“00后”占比甚至高于“60后”中老年群体。二是传统电信诈骗模式翻新,非法利用大数据工具更多星现“定制化模式”。三是诈骗模式更加隐蔽,受害人群体类型更多,取证难处理难。
对此,通信产业专家马继华指出,电信诈骗,除了给受害者造成损失之外,对于整个社会体系、金融体系也存在着难以估量的风险,例如金融诈骗,就牵涉到涉事之外的第三方,例如银行、网络平台等,对这些社会生活、生产的枢纽性行业造成恶劣影响。
新技术支撑新业态
业内观点认为,要根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,除了监管部门加强执法力度,并对用户开展教育外,更要切断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这一犯罪途径,切实保障用户隐私,毕竟无意中暴露的个人信息,对不法分子而言是诈骗、骚扰的“入口”。
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认为,面对这一问题,通信企业不仅要加强现有业务的安全性,更要针对市场需求,研发出隐私性更好、更加安全的应用程序,展现出社会的责任与担当。
针对通信安全问题,哥伦布App创始人蒋志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,电信诈骗,骚扰电话一直让大众不堪其扰,针对市场痛点,哥伦布App力求在确保个人隐私安全的前提下,实现连接、搜索、社交等功能,陌生人以付费电话的方式进行联系,通过基于隐私通话技术,保护通话双方隐私,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被骚扰,打造出有价值的社交生态。
除了解决安全问题外, Web 3.0的崛起也为通信活动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。蒋志祥谈到,Web3.0是以人为本、个体充分崛起的时代,将给予有能力、有创造力的群体大量机会。以Web3.0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衍生的生态,将在未来十年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在歌伦布,任何人都可以创设个人中心,并且任何人都拥有管理权和参与权。
在新型社交通信技术的加持下,平台用户可以搜索到各个领域的大咖,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快速找到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进行通话解答,同时每个人自己也有机会、有途径被其他人或企业寻找。
工信部数据显示,2022年,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为1.75万亿元,同比增长21.3%,未来几年将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,其中安全的落实与新技术的支撑,是增长的关键。
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王柱力